詳細內容 : |
人造食品源源不斷涌現可謂水到渠成,吐槽再兇也阻擋不住科技進步的車輪。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環境、動物的保護意識的逐漸提高,人造食品領域成為一個新興的領域。最近,這個領域更因為商業之神李嘉誠的接連大手筆介入而贏得前所未有的關注度。 李嘉誠、比爾·蓋茨、楊致遠……一大串投資大佬的名字讓“人造蛋”計劃一日成名。尤其是今年2月份,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向出品“人造蛋”的美國公司投資1550萬美元,并將“人造蛋”引入香港。6月,“人造蛋”在香港百佳超市開賣,237毫升裝統一定價為19.5港元。這款名為“Just Mayo”的“雞蛋”裝在玻璃瓶中,分原味、蒜味、泰式甜味辣、墨西哥風味辣椒四種口味,看起來像普通的蛋黃醬,但它的主要成分是從植物中提取出來的。 然而,當第一批好奇的消費者搶著把“人造蛋”買回家嘗鮮之后,隨之而來的卻是一片關于貨不對版的差評,“不能煎、不能煮、不是雞蛋,只是含素雞蛋成分的沙拉醬”,“看來母雞不會下崗了”…… 但李嘉誠根本不為所動,懷著對人造食品改變未來的堅定信心,他又馬不停蹄啟動了“3D打印肉”的投資項目!3D打印肉”是什么玩意?獲李嘉誠青睞的Modern Meadow公司稱,他們可以通過3D打印技術在實驗室中培養出豬肉牛肉等畜肉以及真皮皮革。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一位研究員介紹,利用糖、蛋白質、脂肪、肌肉細胞等原材料打印出的肉,具有和真正的肉類相似的口感和紋理。做成的鮮肉特別有彈性,烹飪后肉質松散且有嚼頭,不遜于真正的肉,而且同樣含有真正肉類所含的營養元素。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從現在的72億增長到96億,而且平均單人對肉類攝入的要求還要再增長一倍,動物性蛋白質的稀缺將惡化饑餓問題,那么,價格更低廉、消耗資源更少的替代性食品將前途無限。所以,盡管我們現在覺得人造肉和人造蛋怪怪的,說不定某天就會驚嘆,果然還是李首富有眼光。 近年來,因為人口增加、可耕地面積減少、環境污染等因素,農產品的產量大受影響,糧食短缺成為全球性問題。隨著科技進步,可以預見,市面上出售的人造食品會越來越豐富,但客觀地分析,人造食品有利有弊。接受還是拒絕?很可能會成為每個人不得不認真思考的問題。而更加讓人無奈的現實是,無論你怎么想,接受人造食品很有可能是我們未來活下去的必要選擇,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雖然目前多數人對人造食品的態度都是“吐槽”,雖然人造食品的很多技術目前還只能在實驗室中得到應用,但不可否認的是人造食品技術創新的熱潮已經來臨,各國都在“向人造食品時代過渡”,甚至有人說“人造食品將是21世紀人類的主要食品”。人造食品源源不斷涌現可謂水到渠成,吐槽再兇也阻擋不住科技進步的車輪。 不過,筆者覺得人造食品將成主要食品的說法未免有點危言聳聽,因為環境資源畢竟還能支持相當數量的天然食品生產,而且人造食品本身的技術完善和實現大規模生產普及也是急不來的事。在可預見的未來,人造食品只能作為一種新增的食物來源,充當餐桌上的“外援”,不可能反客為主。 說白了,“人造食品”其實就是精深加工食品,它們的出現并不是為了取代天然食物,而是使某些原料充分發揮它的資源優勢,為加工食品市場提供更多的選擇。人們對食物的選擇是多方位的,不但要考慮風味兒,還要考慮價格、飲食習慣等。姑且不說“人造食品”的口感不及天然食物,中國人本身也不如歐美人習慣食用加工食品。而諸如“打印牛肉”這樣的天價“人造食品”,經濟上也不具備可行性。 人造食品來了,既不必刻意獵奇,也不必專注吐槽,理性看待做出有利的選擇就好。 |
相關文章: |